沂源县纪委监委持续加强农村“三资”领域问题监督治理,扎实推动村级权力规范化运行,促进广大干部特别是村居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让群众更多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果和深化基层治理的实际成效。
压实部门主体责任 开展“三资”侵占挪用专项整治,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对照上级巡察其他区县反馈问题开展自查,摸排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建设不均衡等3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9个。规范村级事务智慧化管理平台运行,各镇街现已实现银农直联、网上审批、合同管理、“三务”公开功能使用全覆盖。抓好资产归位账务分设国家试点工作,做好资产清查和资产移交、相关银行账户开设、行政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的分设工作,88个试点村年底可全部完成并实现规范运行。加强农村产权交易管理,12个镇街全部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今年以来,累计交易255笔,交易金额5009万元,覆盖186个村,村集体实现节支率4.66%,增值率0.46%。 强化监督执纪推动整改整治 结合县域实际确定集中整治重点内容,加强与监督单位会商协调,召开“清廉村居”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整治重点和措施。结合县委巡察,对12个镇(街道)开展“三资”管理互查,发现管理不规范问题30余条,已督促立行立改。起底农村“三资”领域未办结问题线索,紧盯虚列开支、套取私吞、截留挪用等突出问题,查处“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2起71人,党纪政务处分32人。紧盯突出问题,针对“一本通”涉农补贴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发现涉嫌违规领取库区移民补贴等3类问题,移交线索22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9万余元。 重视问题整改坚持反馈式监督 做好问题查摆,抓好“三资”侵占挪用专项整治工作问题整改,落实领导班子联系帮包镇街工作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对照问题短板,对各镇(街道)、村农经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重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相关政策进行讲解,提高农经队伍业务能力。结合“清廉村居”建设,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督,加快相关问题线索处置,提升整治实效。